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百四十一章符号的矩阵

据说人类在拆卸那个完整的外星机器时,没有感到任何障碍。

没有任何人类在制造机械时常用的“拆开就无法还原”的特殊结构,采用了最简单直白的装配工艺,所有零件都可以轻易的拆下来,并且规格与外面那些小型机械上的完整零件大部分共通,加工工艺也几乎一致。

想来外星人也不在意自己的技术会被其他星球的文明给复制过去吧?

或者,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机械只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制造与装配?

而且, 仿制的过程也很顺利。

外星人设计的时候,似乎走了“尽可能让机器在零件公差大的环境下工作”的设计思路,并且整个机器的材料异常地统一。

有些时候,一台精密仪器,就算将它的每一个零件都拆下来,摆在另一群人面前, 让他们逐个扫描、记录,也难以重新复制一个。

有些机械确实复杂到“没有图纸就难以完整拆卸”,有些零件也确实存在“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, 测量结果会受到影响”。但就算不考虑这些,复制未知的机械也存在巨大难题。

因为现实是不理想的。

一个零件的设计存在尺寸要求,但是设计尺寸后面往往会标注一个“±”之类的标志。这个零件虽然设计尺寸是一个固定数值,但是现实加工,不可能所有零件全都是刚好是这个数值的,就必定存在一个误差。机械在整体设计的时候,会考虑到和这个零件配合的其他零件的误差,即“公差”。

只要一个零件的误差在公差范围之内,那该零件就是合格的零件。

机械的所有零件,都存在这样的公差。就算人类获取了未知的机器,也只能测量这一台机器上的零件的精确尺寸, 而难以得知公差的范围。

而材料也是。许多零件都对材料的强度、韧性、弹性有不同的需求, 并不是知晓尺寸就可以复制的。

这大概是一个3d打印机——也只能说大概, 因为有好些部件, 人类暂且没弄明白到底是做什么用的。但从激光发射装置、送料装置以及影响大概是结晶形成冷却剂输送装置还有磁场、声场发生装置来看,这确实是成熟的机器。

至此, 人类也确认了一件事。这支未知的外星文明, 与人类共用着差不多的逻辑。

人类可以很清晰的从外星文明的造物中看出这些部件的设计思路, 看出其内秉的逻辑——当然,有些部件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过于陌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